中国绿证走向世界背后的南网实践
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已提供线下80多场绿电绿证服务,累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超1200家重点企业2632人次
深圳市绿电交易电量8.83亿千瓦时,同比激增233%,绿证交易量1033万个,折合绿电103.3亿千瓦时
2025年一季度,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绿证交易突破1亿个,绿证绿电交易合计接近1300亿千瓦时
在5月12日广东深圳举办的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上,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RE100)宣布全面认可中国绿证。这是气候组织今年3月通过网站宣布无条件认可中国绿证后,通过现场仪式再次确认。
RE100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RE100全球范围内成员企业年用电量达5450亿千瓦时。在此次活动现场,多家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又达成了400亿千瓦时的绿证绿电交易意向。
获RE100全面认可后,对于如何最大程度发挥绿证作用,让中国绿证真正走向世界,推介会上各界形成了共识——加快培育市场,推动绿证在碳排放双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提升中国绿证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含绿量”
绿证既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身份证”,也是企业能源转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承诺书”。而获得RE100认可,就意味着中国绿证取得了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易跃春在活动现场表示,目前我国已经建成较为完备的绿证制度,形成了包含“建档立卡—绿证核发—绿证交易—绿证应用—绿证核销”的管理体系,绿证证书提供中英文对照信息,遵循国际全生命周期溯源要求,记载绿色电力“从生产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信息。
未来,RE100成员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将有更大意愿和积极性采购和使用中国绿证。
“先从大企业入手,让这些公司从需求侧拥抱可再生能源,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海伦·克拉克森在活动中介绍组织拓展绿证企业规模的策略。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是最早在中国采购绿电的外企之一,为了实现减排目标,该企业采用投资+采购并行的策略。“一方面,我们投资建设自有新能源资产,另一方面,也通过电力交易采购绿电证书来降低碳排放。”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电力及可再生能源采购经理徐明说。
经济发达,产业用电需求巨大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培育绿证市场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中心绿证交易就突破1亿个,绿证绿电交易合计接近1300亿千瓦时,超过前两年的总和。
在活动举办地深圳,其绿证绿电交易量位居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各地市之首。今年1—3月,深圳市绿电交易电量8.83亿千瓦时,同比激增233%,绿证交易量1033万个,折合绿电103.3亿千瓦时。同时,交易已包含套餐、徽章、补贴、金融等多种方式和场景,无论企业还是居民,都已对绿证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而中国绿证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在深圳也越来越受欢迎。深圳购买绿证的主体除了外向型企业、上市公司、能耗企业和大数据中心等商业主体外,已经扩大到了医院、学校等组织,新能源汽车车主等个人,呈现全民参与消费绿色能源的态势。
积极服务企业绿色用能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24年粤港澳地区绿证交易均价为2.7元/个,月度均价呈现下降趋势,1月均价最高,为12.8元/个,12月最低,为1.1元/个。“价格波动受电源类型、区域分布、核发区域和补贴政策影响,其中市场供需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该中心总法律顾问兼合规官张巧玲介绍。
业界普遍认为,导致绿证价格较低,绿电环境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的原因在于“市场供需不平衡”,需要“健全绿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绿证价格监测,研究建立绿证价格指数,引导绿证价格在合理水平运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数据局5部门在今年3月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激发绿证消费需求”。
而早在2023年,深圳市便成立了全国首个由政府授权的“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服务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支持企业提升绿色竞争力。成立至今,深圳市绿电绿证服务中心已提供线下80多场绿电绿证服务,累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超1200家重点企业2632人次,将绿电绿证最新市场动态、政策措施精准下沉到企业,助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提升城市发展的“含绿量”。
深圳兆恒售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客户提供售电和绿证服务的企业。深圳绿电绿证服务中心根据其业务发展需求,为其研究了最优的绿电绿证购买方案,协助其签订了标的额为30亿千瓦时的绿证绿电,预计今年将为其服务的20多家企业减少绿电绿证成本450万元。
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副总经理成坤介绍,深圳供电局将在强化全链条服务、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场景、营造绿色消费氛围等四方面持续发力,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助力深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南方电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