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张海濛:创新引领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

3月20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海濛在“第十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大会”上表示,光伏行业面临周期,要坚守降本增效和创新的主赛道,通过光伏技术不断迭代、效率不断提升、成本不断降低,为绿电发展做出贡献。

“不能在单一维度上创新,创新要聚焦于不同的场景,让绿电实现更高效的利用,把绿电的成本优势转化成使用者的经济价值。”张海濛表示。

据介绍,智能制造创新方面,隆基嘉兴工厂是目前为止全球光伏行业唯一的“灯塔工厂”,大规模采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数字化用例实施推广超过30项。通过AI赋能,该工厂每12秒就有一块组件下线,产品品质可靠性提升了43%,产品生产交付周期缩短了84%,生产基地整体单位能耗降低20%,可实现100%的源头追溯。

生态模式创新方面,隆基提出“Solar for Solar”等理念,通过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未来可以进行海水淡化、沙漠灌溉。当地球70%的荒漠变成绿洲时,就会吸收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碳排放,实现真正的负碳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隆基正在围绕光伏的产业结构进行生态化布局,助力产业优化,提升投资收益。

据张海濛介绍,隆基已实现较为成熟的产能合作方案,“将老一代的部分产能改造成BC,产能可以少40%-50%。让一些不再适应技术发展的产能成为可以对接未来需求的高效产能,做成更高效的电池和组件。”

据测算,2020年-2024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材环节投资额超3万亿元,截至2024年,已形成产能1000-1500GW。

张海濛进一步分析表示,如果将现有1000GW的以上总产能改成BC,可转变为600GW的有效产能。有效产能效率更高,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改造成本较低,同时也解决了供需错配问题。

应用场景创新方面,隆基提出了“和美光暖”乡村振兴解决方案。张海濛表示,农村清洁取暖是陕西省农村潜在的但长期未被满足的需求。而通过利用分布式能源站发展清洁取暖,正是农村清洁取暖问题改善的一大可行举措。

“农村光伏虽然屋顶面积大,但鱼塘、廊道等碎片化空间多,如何实现有效消纳是隆基正在思考解决的问题。”张海濛表示,“可以把农村光伏方案与供暖结合、与农村的产业结合,与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充电结合,使农村屋顶成为高效资产。”

近年来,隆基积极探索“绿电+绿氢”生态模式,为工业、交通、建筑等非电力领域实现碳减排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将在光伏行业多年积累的产品标准化设计、品控、可靠性等经验应用于绿氢行业,对于新一代的电解槽产品,我们有信心不管可靠性还是效率,都可以达到工业级制氢要求。”张海濛表示。

来源:能源发展网

2025-03-25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