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中俄能源合作再升级

11月18日,我国重要的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进入投产前最后的准备阶段。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5111千米,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是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按照北段、中段、南段分段建设。南段工程起自河北永清,止于上海,全长1509千米,其中新建安平—泰兴段和南通—甪直段管道共1243千米,安平—泰兴段管道已于2022年投产运行。本次完工的是中俄东线南通至甪直段工程,也是中俄东线的最后一段工程。目前,中俄东线黑龙江黑河至江苏泰兴各段管道相继投产,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实现全线贯通。全线贯通后,每年可向东三省、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稳定供应天然气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为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设计输量380亿立方米/年,是目前世界上单管输量最大的长输天然气管道。其建设始于10年前。2014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与中国石油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供应协议,同年9月,该管道工程的俄罗斯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开工建设。从2019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西伯利亚力量”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截至目前,中俄东线已安全平稳输送天然气超780亿立方米。按照计划,到2025年,该管道将实现100%的设计输量。

对俄罗斯而言,“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是其与中国未来能源贸易的重要支撑,俄罗斯希望通过这条对华输气线路将其天然气出口至亚洲市场,在繁荣本国经济的同时,有效对冲欧洲管道的中断风险,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俄乌冲突后,在欧美的制裁之下,为了推动储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商业化和提振国内经济,俄罗斯全面实施“向东看”战略。如今看来,两年多过去,西方制裁并没有摧毁俄罗斯经济。相反,俄通过调整出口结构、开拓新的出口渠道等反制措施,成功缓解了能源出口受到的制裁影响。根据俄罗斯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达到76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4%;天然气出口量达到20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据彭博社估算,今年1月至9月,俄气对华出口天然气237亿立方米,对欧盟输出天然气225亿立方米,在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出口结构中,中国市场占比已经超过欧盟。继2023年增长3.6%之后,俄罗斯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俄总统普京近日表示,2024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预计将达到3.9%。

对我国来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无疑将进一步拓宽天然气进口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进口国,进口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消费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已形成以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南海四大区域为主的天然气生产格局,未来将持续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预计2035年国产气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同时建成中亚、中缅、中俄三条陆上天然气进口通道,正在规划多条进口气管道。据测算,未来3年新增LNG接收能力超1亿吨/年,预计2025年底总接收能力达到近2亿吨/年。

我国天然气进口途径主要包括管道运输和LNG船运输。近3年我国通过LNG船进口的天然气占比达到60%以上,相比陆上通道,海上通道在天然气进口中承担了更大的运量。而我国与天然气进口来源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海上进口LNG不得不选择特定的通道,不仅航距漫长,而且线路更为单一。近年来发生的运河拥堵、运力紧张、运费攀升,充分暴露了海上运输的脆弱性与敏感性。相比较而言,陆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海运。从这一角度来看,为保障国家油气进口安全,加强油气跨境管道建设以提升我国陆上天然气供应能力,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陆上油气进口通道不断完善,进口能力不断提升。以天然气为例,除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外,中俄两国还签署了“远东管道”供气合同,预计该管道年供应量为100亿立方米。此外,俄气还将与中国石油就俄罗斯通过蒙古国向中国供气的项目进行谈判,该管道未来的运输量为500亿立方米。目前,该管道项目仍在讨论中。上述三条管道一旦全部建成,俄罗斯每年向中国的供气总量将达到千亿立方米。对于天然气需求日益攀升的中国市场,这将是重大利好。

然而,跨国油气管道里程长、范围广,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2022年9月“北溪”管道泄漏爆炸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天然气市场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如何确保天然气供应稳定和输送安全,无疑是规划布局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考量。

为此,我国致力于构建多元化油气进口通道体系,与世界主要油气产地之间建成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等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国际地缘政治局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从全球能源资源格局、我国地缘环境角度出发,加快油气进口通道布局调整,成为新形势下确保油气进口安全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应进一步丰富海上通道的油气来源,提高海上通道关键运输节点受限、局部地区突发地缘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对海上通道这一传统油气贸易运输路径的应急调节。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优化陆上通道布局,利用陆上通道分散海上通道的安全风险,尤其要丰富与俄罗斯、中亚等通过陆上通道可及的油气资源国的油气通道布局。此外,为保障油气进口境外运输的安全与稳定,还应加强与海上航线毗邻国、陆上管道过境国的合作,从国家、企业层面通过项目合作、利益捆绑,形成能源安全保障领域的背靠背关系,深化各方能源领域利益交融,以增强跨境油气运输的安全保障。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2024-11-28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