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在现代化能源产业变革的前沿奋进
近年来,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火力发电企业以及煤化工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实现了从守“黑金”到展“新绿”的转变。
今年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煤炭产量3.1亿吨,销量4.3亿吨;铁路运输量2.9亿吨,两港装船量1.3亿吨;煤化工产品产量1392万吨。
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半年实现新能源开工1242万千瓦、投产906万千瓦。6月30日,随着国电电力陕北锦界光伏100万千瓦、宁夏电力灵绍直流配套光伏100万千瓦等一批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项目陆续并网发电,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
从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到引领能源央企实现绿色转型的“急先锋”,国家能源集团一直走在现代化能源产业变革的前沿。
PART01运用“互联网+”思维,为传统能源增绿
能源革命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高质量的煤炭保供背后,是煤矿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煤矿智能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的煤炭生产方式变革与价值体系重构,是煤炭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赋能煤炭行业实现安全、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国家能源集团立足煤炭这一主体能源,相继打造了“神东、蒙东、新疆、宁东乌海”四个亿吨级绿色智能矿区,突破掌握井工矿8.8米智能超大采高工作面、智能采煤、智能掘进、卡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
在稳产增绿的同时,更是将“5G”“AI”等信息化技术嵌入其中。
今年3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首条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全栈生产线正式上线投用,首次实现工业化模式下人工智能技术从研发到应用层面的全域贯通,为煤炭行业全业务应用场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AI+”解决方案。
据了解,上线投用的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全栈生产线是基于国家能源集团自建的人工智能训练平台(研发侧),以及自主研发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应用侧)构建而成,运用了包括皮带跑偏、大块煤识别、车辆长时停留、人员跌倒识别、除铁器异物识别、电子围栏、明火识别、安全帽识别等20多种算法模型,进一步助力工业场景下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升级,为后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该条生产线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及其下属的乌东、准东、红沙泉、黑山四座煤矿完成部署。
截至今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43处煤矿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标准,并在央企中率先实现全产业100%绿电消费。
当前,煤矿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国家能源局于今年5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推进数智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提到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支撑,加强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实现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等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922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2154个,煤矿智能化建设已完成投资1080亿元,有效带动了煤矿物联网、煤机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
PART02统筹多能互补,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加快,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是能源转型时期面临的重要命题,更是传统能源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机遇。
在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基础上,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并深化煤炭与煤电、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两个联营”,打造多能互补的能源体系。
近年来,我国多次提出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国家能源局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中明确,加快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是国家有计划、分步骤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之一。
今年5月,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宁夏腾格里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中卫电厂4×660兆瓦扩建工程启动,并完成主厂房第一方混凝土浇筑,这标志着全国最大的“沙戈荒”风光基地项目首批、首座、首台调峰电源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我国“宁电入湘”工程建设提速加码。
作为我国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是“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并网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8亿千瓦时,可满足15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相较陆上风光发电技术,海上风电建设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推进,深海风电的送出、深海资源开发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都更具挑战性。
对此,国家能源集团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今年6月28日,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正式投产发电。该项目首次实现了“浮式风电+深海养殖”的海洋经济开发应用新场景,为打造“绿色能源”和“蓝色粮仓”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样板。
在开发建设“国能共享号”的过程中,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公司全力攻坚了风电机组适应性改造等技术,完成了14个专业设计,实现了“平台结构、海洋空间、运营功能”多空间多层次共用,研发了适用于漂浮式风机的控制算法及使用平台稳定控制策略,完成了10余项关键设计升级,解决了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技术问题。
“国能共享号”4兆瓦风电机组在满功率运行状态下一天可发电9.6万千瓦时,可满足4.2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需求。此外,一个养殖周期的鱼品收入可达到数百万元,这体现了新能源发展与传统海洋经济共享共进、互促共赢的理念。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除了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还要积极探索产业降碳新路径。
当前,CCUS被视作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围绕煤电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传统煤电+CCUS”技术路径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023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50万吨/年CCUS项目顺利通过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据悉,该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量达50万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煤电CCUS项目,每吨二氧化碳捕集热耗小于2.4吉焦、电耗小于90千瓦时,二氧化碳捕集率大于90%,产出干基二氧化碳纯度大于99%。该项目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在大规模煤电CCUS技术方面的日趋成熟,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该项目在保障盈利的基础上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全额消纳利用,将加快推动煤电CCUS由科技示范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PART03发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向绿、向新”是国家能源集团在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中为煤炭产业描绘的底色。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发展,加快形成低碳节能的生产生活方式,激发“黑色”产业的“绿色”动能。
那么,煤炭如何实现低碳、高端且多元化利用?
为解答这一问题,国家能源集团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煤基新材料延伸产业链项目,加快从单一油品和聚烯烃产品向“油—化—新材料—煤基燃料”多元化产品体系转变,并推进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和高端碳素材料等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
2022年9月,榆林化工年产5万吨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世界首套煤制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工业化生产。
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各种暂堵材料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骨骼支架材料等领域。与生产传统聚烯烃塑料相比,在成本接近的情况下,煤基聚乙醇酸可降解材料吨产品原料煤耗可降低约5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约65%,工业增加值增加2~3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环保效益,为我国白色污染治理、攻克“卡脖子”技术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
此外,准能集团持续引进“大吨位”先进采矿设备,全员工效、设备效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炸药及制备工艺技术”项目被工信部鉴定为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出“煤基纳米碳氢→粉煤灰→氧化铝(锂、镓、硅等)→绿色电解铝及铝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煤中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煤炭全要素变废为宝。
守护碧水蓝天是能源央企的责任所在。2014年6月25日,国内首台“近零排放”燃煤机组在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舟山电厂投产,该厂通过一系列集成创新,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标分别为2.55毫克/标准立方米、2.86毫克/标准立方米、20.5毫克/标准立方米,均小于燃气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二分之一。截至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在运常规燃煤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提前两年完成国家改造要求。
不难看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在工业控制、氢能装备、风电设计运维、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实现多个“首台套”“首突破”“首批次”“首版次”等具有重大行业影响力的科技成果,2024年上半年,申请专利2229件,同比增加9.5%,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拿下了一个又一个“高地”。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